Pei-Yu Yang

1 minute read

生物哺育法(biological nurturing, BN),又可以稱作生物滋養法,是英國學者Suzanne Colson在2005年經過觀察研究而發表的一種哺乳方式。生物哺育法是一種由母親出發,促進寶寶神經行為的哺育方式,目的在於減少含乳時的困難,降低未預期的終止哺乳。生物哺育法不僅僅是母乳哺育的方式,更可視為肌膚接觸的延伸,認為應根據母親意願,進行不限時間、不限次數、越多肌膚接觸越好的一個過程。

生物哺育法是一種由母親出發,促進寶寶神經行為的哺育方式

生物哺育法相信並鼓勵激發嬰兒的尋乳本能,事實上Suzanne的研究也發現,當使用生物哺育法哺餵時,可觀察到寶寶釋放多達20種原始反射,顯著多於傳統的哺餵方式!Suzanne認為,和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人類也是一種腹側進食者(abdominal feeder,相對於dorsal feeder)(這個翻譯參考就好……我找不到比較好的翻譯……),也會展現許多抗重力的原始反射來幫助含乳。

生物哺育法的六大要素包括:母親姿勢、母親賀爾蒙狀態、母體本能的親餵行為、寶寶姿勢、寶寶狀態以及新生兒的原始反射。因此,在進行生物哺育法時,母親與寶寶都不應該受到太多干擾,醫療照顧者也不應過度介入,寶寶的即時反應才是母親的唯一指引。

進行生物哺育法時,母親後躺約15~64度,確保母親的身體及手臂等處都有妥善的得到支托。寶寶趴上媽媽的胸前,如此一來寶寶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能面對、觸碰並且順著媽媽的身體曲線緊密貼合。不要把寶寶直接「放」到乳房上,通常寶寶會自己利用各種原始反射尋找並含上乳房,此時母親只要適時的給予支托及安撫,確保寶寶處在相對安定、平穩的狀態,以利原始反射的展現即可。點擊觀看生物哺育法影片

在臨床上,對於口腔穩定度不佳的初生嬰兒,生物哺育法常可以成功的幫助母乳哺育。以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生物哺育法由於有重力的協助,可使寶寶的下巴更貼近乳房,也可幫助寶寶舌頭因免於對抗地心引力的影響而使動作更容易,對於部分下巴後縮或舌頭後倒的寶寶來說,更能有效地含乳。此外,對於部分對奶水流速較敏感的寶寶而言,生物哺育法較可以讓寶寶有餘裕好好處理口腔內的乳汁,避免奶陣來時,一大口乳汁直接衝進口腔內造成嗆咳。

在這邊要提醒各位讀者的是,由於生物哺育法強調的是原始反射與本能,因此對於月齡較大的孩子,可能不一定適用。若有哺乳困難的問題,建議一定要尋求泌乳顧問的協助,唯有完整的評估母嬰狀況及哺餵情形,才可真正找到問題所在,解決哺乳問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