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Yu Yang

1 minute read

在前一篇中,我們用了橡皮筋與便當盒的概念解釋了什麼是肌肉張力,以及肌肉張力和動作表現之間的關係。今天我們來談談,低張力寶寶常會有的表現以及物理治療介入策略。

嬰兒的肌肉張力發展

在胎兒及新生兒的神經發育過程中,肌肉張力並非一成不變。以早產兒而言,在滿40週足月前,寶寶的張力是從腳到頭的方向發展出來的。舉例來說,一個28週出生的寶寶,剛開始四肢可能呈現癱軟狀態,隨著週數越長越大,先是腳會能夠維持彎曲,然後接著手臂也能夠維持彎曲姿勢擺放在胸前,變成和足月新生兒同樣的屈曲姿勢。而到了足月之後的張力發展就和一般足月新生兒相同,原則上是從頭到腳的方向發展,因此寶寶的頸部張力會先出現,然後才是軀幹張力;而這時寶寶的屈曲張力也會慢慢下降,不會再像新生兒那樣「捲」在一起。
flexion posture

低張力寶寶的原因

造成寶寶低張力的原因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早產之外,其他包括中樞或周邊神經系統異常、神經肌肉病變、代謝性疾病、內分泌問題、營養問題、染色體異常等疾病都有可能會造成寶寶低張力。因此,若發現寶寶張力異常,最重要的是帶寶寶至醫療院所檢查,找出可能的致病原因進而接受治療。然而,臨床上除了與上述疾病相關的低張力之外,也有一部分寶寶的低張力是找不到原因的。

低張力寶寶的表現

低張力寶寶會有一些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肌肉力氣低下(全身軟軟的感覺沒力氣)、關節活動度過大(常見的包括手肘過度伸直、膝蓋後頂等)、肌肉延展度高(柔軟度很好,就像上一篇談到的橡皮筋鬆弛的概念)、動作發展遲緩、喜歡倚靠支撐物(俗話說能躺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站著時也常常靠東靠西沒站相),而對於一些學齡期的孩子,也容易有活動耐受力低(玩遊戲的時候跑沒兩下就不想玩了)、以及專注力不足及學習動機低下等問題。

物理治療對低張力寶寶的介入策略

在前一篇我們提到,要產生一個動作,需要肌肉張力、肌肉力氣以及動作控制三個要素共同協調合作。因此,對肌肉張力低的寶寶來說,同樣要做出翻身的動作,肌肉張力正常的寶寶可能只要花50%力氣,而對低張力寶寶則可能需要出到80%的力(所以可以理解,為什麼張力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甚至活動耐受力了吧……要動起來是很累人的呀!)。

物理治療師給予的介入重點在於肌力強化以及增加身體穩定性兩大面向。

  • 肌力強化
    低張力寶寶需要比別人更多的力氣才能做到一樣的動作,因此肌肉力氣的大小對他們的動作表現就至關重要。肌肉力氣的養成不容易,需要時間以及持之以恆的反覆練習,但低張力寶寶當力氣越好,在動作上就會越輕鬆,動作發展與表現也會越好。

  • 增加身體穩定性
    另一重點在於增加身體穩定性。人體的穩定也是需要肌肉持續出力才能維持,因此對於低張力寶寶來說,要維持身體穩定也較一般人困難(所以才會有東西就想靠著…)。因此,在寶寶還沒能夠維持好身體的穩定之前,不妨從外部多給寶寶一些支撐,讓寶寶能循序漸近發展出良好的身體姿勢與動作。
    舉例來說,當寶寶坐在地墊上玩時,可能因為不容易維持穩定坐姿使得操作玩具困難,這時我們可以選擇讓寶寶先坐在固定良好的幫寶椅內,也可以讓大人用手稍微扶著幫忙穩定寶寶的身體,再讓寶寶進行玩具的操作。如此一來,可以增加寶寶遊戲的品質,也可以讓寶寶更願意在坐姿下玩耍。
    此外,低張力寶寶在開始行走時,也可能因為足部肌肉張力不足,使得走路步態看起來和一般孩子不太相同。除了需要持續訓練力氣之外,一雙穩定性好、足跟包覆度足夠的鞋子,也能夠幫助孩子增加足部的穩定性。

低張力寶寶可能面臨發展上的困難,需要父母與專業人員的支持與協助。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只是懶,長大就會好。把握黃金期進行早期介入,才能讓孩子的發展更順利。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